有约

首页 >> 要闻 >> 正文

当婚恋观教育走进校园,年轻人这样谈论“爱”

发稿时间:2025-11-26 15:39:00 来源: 中国妇女报

  “爱情是不是一门玄学?”“如何判断一段关系是否健康?”“恋爱中,如何保持自我不迷失?”

  这些真实而细腻的问题,来自辽宁省大连市高校的年轻学子。在“婚恋观进校园”项目启动之初,为了探寻年轻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,大连市妇联带着问题,利用两年时间,走进高校,走到年轻人中,倾听他们的心声,理解他们的困惑,不断回应那些关于爱情、婚姻与家庭的真实提问。

  爱情需要学习与感悟

  2024年辽宁师范大学开启巡讲第一站,心理学专业董成文教授在课堂上娓娓道来:“爱情是一场需要学习和感悟的旅程。”关于爱的种子,在那时便悄然播下。

  随着2025年“婚恋观进校园”巡讲活动的深入,关于爱的对话陆续走进大连理工大学、大连海事大学等6所高校,线上线下覆盖3.7万人次。

  在大连理工大学,近300名学生在纸上画出代表“亲密、激情、承诺”的三条线。线段长短不一,形态各异。董教授举起一幅幅“爱情图谱”,“没有完美的三角形,却有属于自己的平衡。”

  在大连海事大学,冯磊老师的《恋爱探险家指南》将情感心理学转化为“可操作的信号雷达”。

  讲师团里的徐伟老师现场把爱情变“科学”!他用“爱情三角”帮助现场的学生们自测关系,从五个维度教大家理性择偶。全程干货,让恋爱谈得明明白白。

  两年来,婚恋观讲座将“逻辑化情感沟通”与“家风传承故事”相融合,这门“爱的学问”经过市妇联“婚恋观导师团”的精心打磨,已成为适配当代青年的“优质种子”。

  为高校学子打造一站式成长体验

  大连市妇联将对青年学子的婚恋观教育,从讲台延伸至更广阔的生活场景。“五心级”服务模式,为学子构建起“一站式成长支持网”。

  “暖心”心理区的“心动实验室”里,心理咨询师通过绘画解读情感需求——约30%的学生画下“鱼”,咨询师解读道:“鱼既需要水中的亲密,也渴望独自游弋的空间,这正是你们对‘亲密而独立’的向往。”

  “安心”健康区里,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的医生们搭脉问诊,从皮肤科、营养科到内分泌科,再到HPV疫苗接种咨询……为“脆皮大学生”开出“作息调理方”,《校园健康手册》被踊跃领取。

  “放心”普法区里,市女律师协会的律师以“恋爱财产纠纷”为例,为学生筑起“权益防护墙”,大连海事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围拢追问,笔记本记满“干货”。

  “强心”职业区里,大连市人社局派出的就业政策指导师现场优化简历;市女企业家协会的企业家“师姐”分享“爱情事业双丰收”的经历,让学生看见平衡工作与情感的可能。

  “润心”非遗手工互动区里,金州鸟虫篆刻传承人现场手把手教学生刻“知音”印章;茶香珠制作区前排起长龙,年轻人在传统技艺中感受“家”的温度与传承。

  一名大连大学的女同学在反馈中写道:“原来婚恋教育不只是教人谈恋爱,更是教人如何好好爱自己。”

  构建长效陪伴体系

  两年来,“专题讲座+互动服务集市”的创新模式,赢得师生广泛好评。“婚恋观进校园”之旅,不仅是单向服务,更是一次双向奔赴的深度调研。

  精准把握不同高校的差异化需求:大连海事大学学生对普法维权表现出强烈兴趣,并提出常态化服务需求;大连大学则更关注女性创业就业,对创业导师团的服务反馈积极。

  这些宝贵的一手资料,为后续精准服务提供了明确方向,也为建立常态化、长效化机制奠定基础。据悉,市妇联还将从开发情感成长系列课程、女大学生“成长服务包”、高校教育实践基地等多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。

  婚恋观教育已超越课程本身,它如同大连这座城市,织就了一张温情的网,交织着理解、支持与关怀,托举着年轻人的情感、生活与梦想。

责任编辑:宋静